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 > 文學·副刊

“默”中有深意

評電影《默殺》的得與失

2024-07-18 15:07:04 來源:法治日報·法治周末

圖為電影《默殺》海報。

主創(chuàng)們在接受采訪時說:想要揭示冷眼旁觀的沉默與暴力有同等的傷害力。但影片顯然超越了這樣的預設,賦予了“默”更為豐富的內(nèi)涵

□ 李佳

今年暑期檔電影中,柯汶利導演的《默殺》表現(xiàn)不俗:票房一騎絕塵,登頂“冠軍”寶座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由于影片成功掌握了“商業(yè)密碼”,匯聚了超強感官刺激、大尺度話題、極具張力的反轉等“賣點”;另一方面,亦因影片主創(chuàng)的強大陣容,不僅主演團隊是“清一色”的實力派,而且有金士杰、蔡明等老戲骨助陣。導演柯汶利雖作品不多,但電影《誤殺》《唐人街探案》的成功,令他的“再度出手”足以引起一波好奇。

至于電影本身,的確有“銳度”,能夠調(diào)動起觀眾心理與感官的雙重“爽”覺,激發(fā)緊張、憤怒、同情等諸多情緒。然而,總的來說,它雖有一個完整的故事,但密集的“賣點”和支線,使得敘事內(nèi)核偏“散”,從而缺乏力度;過多的伏筆和暗示,又有故弄玄虛之嫌。盡管如此,影片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暴力的真相。

“夠味”卻禁不起“回味”

《默殺》有聚焦社會熱點、揭露現(xiàn)實問題的勇氣。其將矛頭對準校園霸凌,既展現(xiàn)了霸凌之惡,又探討了由此引發(fā)的個人、家庭與社會的悲劇。這樣的主題無疑具有現(xiàn)實意義。近年來,校園霸凌正以各種方式進入公眾視野,公眾關于出臺相關法律規(guī)范的呼聲也越來越高。

電影講述了一個由霸凌引發(fā)的仇恨和復仇故事:在一所女子中學,處處籠罩著霸凌的陰霾,自女生惠君意外墜樓后,接二連三發(fā)生了女生失蹤事件……創(chuàng)作者意在揭示:得不到重視的“惡”和無法回歸的正義,最終破壞的是社會整體秩序,必將引起一連串的“失控”。

影片正面描寫霸凌的細節(jié),有不少大尺度的血腥畫面:鐵錘爆頭、鋼釘扎手、玻璃刺臉……正是在不斷展現(xiàn)“失控”,以暴力的形式揭示暴力的結果。通過各種觸目驚心的場景,讓所有人意識到:人一旦淪為情緒的奴隸,將會是怎樣的面目全非,將面臨何種的萬劫不復。

誠然,影片“直擊”霸凌;但這個“直”僅限于表面,并未擊穿內(nèi)核。對于霸凌等暴力行為的表現(xiàn),僅止于它們的發(fā)生過程,即施暴行為與表層傷害,看似纖毫畢現(xiàn),實則并未走心,甚至有些潦草。如,校園霸凌“四人組”幾乎是臉譜化的,4位高中女生只是純粹“惡”之代言,至于她們惡的原因、通往惡的途徑,乃至霸凌行為產(chǎn)生的空虛感,霸凌致死后應有的負罪感或恐懼感……皆未觸及,以至于她們像4具行尸走肉,活過、發(fā)泄過、死了,沒人知道是為什么??v然她們面容俏麗,但筆者相信,看完電影后,很少有觀眾能夠區(qū)分或記得她們,她們幾乎是可以混同的。不僅她們,其他施暴者身上,也存在同樣的問題,影片很少敞開施暴者的內(nèi)心,他們都“惡”得很單純。

故而,影片中的暴力雖然“夠味”,卻經(jīng)不起“回味”。比起今年同樣充斥著暴力美學的另一部電影——《周處除三害》來,顯得蒼白而空洞:對于暴力背后的個體缺乏關懷;對抗暴力的方式,也僅僅是復仇、以暴制暴而已。無論在美學層次,還是在救贖意蘊上,《默殺》皆稍遜一籌。

無所不包的野心

影片給人一種“似曾相識”的感覺。除了前文所說,暴力畫面引人聯(lián)想起《周處除三害》外,校園霸凌的主題,又神似韓國熱劇《黑暗榮耀》。而兩位父母間的以命相搏,無論如何都繞不開《涉過憤怒的海》。結局的彩蛋,小女孩的眼神像極了《唐人街探案》里的張子楓。而彩蛋所揭示的真相,又讓人不寒而栗地想到東野圭吾小說《白夜行》……總之,無所不包,似乎是這部影片的突出特點之一。

《默殺》主創(chuàng)人員的野心很大。顯然,這部聚焦校園霸凌的電影,不滿足于只講霸凌,而是納入了諸多元素:雨夜秘殺、偷窺狂魔、家庭暴力、陳年兇案、“邪教”蠱惑等,幾乎是一部人類惡的“萬花筒”、犯罪的“大雜燴”。惡行不斷刺激著觀眾的心理和感官,讓人應接不暇,甚至產(chǎn)生窒息之感。影片總體而言——就像片中數(shù)次出現(xiàn)的海和不間斷的雨——有種風雨飄搖、無家可歸的“不安定感”。

影片的類型歸為犯罪、懸疑,但是其“懸疑性”卻并不充分。片中埋藏了不少伏筆,也制造了一系列混淆,如,雨夜殺手的黑色風衣,曾接二連三地出現(xiàn),不僅在小彤媽媽的身上,也在偷拍者的身上,當幾個畫面不停切換,確實營造出一種真假難辨、虛實難分的效果,在觀眾心底打上一連串不安的問號。然而,觀眾看懸疑片的“爽”,是通過捕捉零星線索,跟隨主人公一起思索推理、趨近真相的過程。但該片除了感官刺激之外,根本沒留下足夠的參與空間,觀眾還來不及思索,其已忙不迭輸送出了關鍵線索。以至于絕大多數(shù)人在影片未過半時,就猜出了兇手。

“忙不迭”,是因為想說的太多。影片在密集的感官刺激之外,還增加了不少支線人物和故事。偷拍者是其一,市儈的房東徐媽媽、偽善的方老師等也是。他們的出現(xiàn),令故事不斷偏離主線、“反轉”叢生、旁生新的關系。比如,偷拍者與戴警官之間的父子沖突,房東對各種悲劇的窺探和放任,方老師對小女孩冤死的明知和推波助瀾。

然而,所有的支線故事,在制造意外之余,對于主線發(fā)展并無實質(zhì)幫助,甚至與其邏輯關聯(lián)不強。每一次答案揭曉時,都讓人有種虛驚一場之感。這些支線的存在,讓影片敘事涉及面雖廣,力度卻不足。不僅如此,所有人物在支線中變得面目全非,幾乎“全員惡人”,令人無所適從。

唯有“默”字意味深長

影片最意味深長之處在于“默”字上。主創(chuàng)們在接受采訪時說:想要揭示冷眼旁觀的沉默與暴力有同等的傷害力。但影片顯然超越了這樣的預設,賦予了“默”更為豐富的內(nèi)涵。

首先,“默”的背后,潛藏的是普通個體對權力的無奈妥協(xié)與同化。霸凌現(xiàn)場眾人的退卻、惠君死后大家的沉默,乃至保安、監(jiān)控等“守護符號”集體失語,無不揭示了權力(影片中具體化為校長)那令人窒息的壓迫感。影片用沉默的形式,描摹了在校園這樣一個“小世界”里,權力如何悄無聲息地編織其運作之網(wǎng):當權力具有絕對性,足以影響個人的命運,大多數(shù)人就與當權者達成默契,并自發(fā)地為權力的不公與傷害提供理由。在這樣的體系下,人人都會變成沉默者、亦可能是下一個受害者。

更進一步的,是語言的蒼白。當下,許多人迷信“發(fā)聲”。尤其是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,人人都試圖表達自己。殊不知,語言最為空洞、乏力。影片尖銳地觸及了這一層。

最富深意的一幕,是兇手落網(wǎng)后,無數(shù)聲音發(fā)起了“進攻”:詰問者、斥責者、不解者、哀號者,甚至還有試圖勸說者……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,是“罪人”心如死灰的神情。最為諷刺的是,沒有哪位“言語進攻者”不是從自己角度出發(fā)的,亦沒有哪位“道德譴責者”真正了解“兇手”的痛苦。這一幕,讓一個真相昭然若揭:人類的情感并不相通,人與人最基本的狀態(tài)就是互不理解。這是世間最大的荒謬之一,而所有人都必須背負著這樣的荒謬,在溝通的迷霧中尋找著共存的可能。

影片對于人類語言的空洞乃至情感的膚淺,予以了冷酷的戲謔??v觀全片(彩蛋尤為重要),唯一看清真相并主導了一切的人,是一位失語者。她的沉默,爆發(fā)出最強的力量,亦產(chǎn)生了最大的傷害。從這個角度上看,影片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暴力背后的人性本源,這也是其最有創(chuàng)見之處。

責編:尹麗

聯(lián)系我們 | 誠聘英才 | 廣告征訂 | 本站公告 | 法律聲明 | 報紙訂閱

版權所有 Copyrights ? 2014-2023 helpmore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《法治周末》

京ICP備10019071號-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502038778號